官方熱線
400-999-2278
綜合施策提升穩外貿力度
3月5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大穩外貿政策力度,支持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優化融資、結算、外匯等金融服務,擴大出口信用保險承保規模和覆蓋面,強化企業境外參展辦展支持等。
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日前表示,今年將從“政策加力、拓展增量、幫扶企業”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穩外貿。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金融發展協會主席魏明德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提升我國外貿的競爭力和穩定性,需從多個維度綜合施策。
第一,在產品品牌與品質層面,必須著力提升產品競爭力。加大研發投入,推動產業升級,從而顯著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同時,應積極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讓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加有利的地位。
第二,在創新與升級方面,要加快電子貿易單據的推廣應用,推動貿易無紙化進程。還要促進外貿新業態的發展,如跨境電商、海外倉等。
第三,在金融服務與保障方面,要擴大金融支持力度,特別是加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提供多樣化的融資產品和服務,以降低融資成本。提升匯率風險管理水平,為企業提供便捷、安全的跨境貿易結算服務,有效減少匯率波動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第四,在營商環境方面,繼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要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優化進出口全鏈條貨物通關效率,進一步拓展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功能,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減少企業負擔。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一是要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例如,通過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拓展多元化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二是要提升外貿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增強我國外貿產品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此外,還需優化外貿營商環境,降低企業的制度性成本。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梁婧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提升外貿的競爭力與穩定性,一是要引導和支持外貿企業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加大品牌創新力度,通過品牌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品牌溢價能力,逐步擺脫對貼牌生產的依賴。完善售后服務體系,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度。二是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經貿局勢日益復雜,需要加快完善風險防控和海外利益保障機制,不斷加強境外風險評估,完善海外綜合服務體系。三是繼續拓展多元化市場。推動多邊和區域貿易協作,加強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經貿往來,深化與新興市場、友好國家特別是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不斷拓展貿易伙伴的地理范圍和數量。
多方聯動穩固外資吸引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外國投資者擴大再投資,支持參與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協作。切實保障外資企業在要素獲取、資質許可、標準制定、政府采購等方面的國民待遇等。
隨著我國在穩外資方面全力打造“1+N”政策“組合拳”,如何保障這些政策精準、高效地實施,成為了增強對外資吸引力的關鍵。
“關鍵在于提升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期性?!标惤▊ケ硎?,一是要加強政策的宣傳解讀,確保外資企業能夠充分了解和利用相關政策。二是要建立健全政策的一致性評估和反饋機制,及時調整和優化政策。三是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
魏明德則表示,第一,要緊密結合外資企業的實際需求與痛點,精心制定針對性強、易于操作的政策措施。這需要針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外資企業,提供差異化的政策支持。同時,建立并完善政策效果的評估與反饋機制,靈活調整和優化政策,使之更加貼合實際需求。
第二,應進一步簡化外資企業的設立與運營審批流程,大幅削減審批環節與時間,全面提升行政效率。此外,還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確保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
第三,針對外資企業,應制定具體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減免稅、退稅等,切實降低其運營成本。同時,深入研究并出臺鼓勵外資企業境內再投資的政策措施,引導外資企業在華所獲利潤更多地用于再投資,促進資本循環利用。
第四,應著力提升外資企業的資金運作效率,簡化跨境資金流動流程,并確保其順暢便捷。還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口岸的綜合服務能力,并持續推動通關便利化。
梁婧則進一步指出,一是發揮好開放平臺的作用。目前國家級高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省級開發區、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平臺在推動重點領域開放、改革試點舉措落地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通過在這些區域推進一些吸引外資的相關制度先行先試,成熟后再逐步推廣,有助于更好地推動穩外資措施落地。二是穩外資工作涉及多個部門,需要加強各部門各地區的協同,推動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落地,形成較好的示范效應,提振外商投資信心,持續優化投資環境。三是各地要因地制宜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當地產業和資源條件、市場需求推動產業轉型發展,在與外資合作中找準與當地發展需求相適應的合作領域和合作方式。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孫兆